菲亚特吸塑车标是如何蜕变的

 新闻资讯     |      2019-09-09 06:20:56
说到意大利生产的汽车,大多数人脑海中会飞快地闪现出跃马法拉利、狂牛兰博基尼以及极富个性的阿尔法罗密欧,原因是意大利也被称作跑车的故乡,以至于在众多意大利跑车品牌光芒的映射下,菲亚特显得如此低调。然而这个默默无闻的品牌却是意大利汽车产业的先驱。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菲亚特吸塑车标是如何蜕变的?
 
1899年的意大利正处于工业迅猛发展的时期,作为当时新兴的工业产物,汽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相比当时德国的汽车发展水平,意大利显然已被远远甩在身后。从小就痴迷于机械的意大利维拉尔帕罗莎市市长乔瓦尼·阿涅利(Giovanni Agnelli)决定打造属于意大利的汽车品牌。
光有阿涅利一个人的执着显然不能完成他的梦想,此时的市长的身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899年,阿涅利说服了9位意大利企业家和贵族联合成立了意大利都灵汽车厂。
菲亚特吸塑车标于1901年诞生,FIAT品牌标识首次出现在其生产的车型上,FIAT字样位于铜牌正中位置,两边的花朵和下方的日出图案寓意菲亚特这个新兴汽车品牌正蓄势待发,准备追赶已经遥遥领先的欧洲其他汽车厂商。
1904年,菲亚特推出了16/24 HP,由Biscaretti设计的蓝色椭圆形菲亚特吸塑车标开始应用在这款车型上。除了车标形状的变化外,其内容相对简化了许多,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去掉了繁琐的Fabbrica Italiana Automobili Torino字样。
经过战争洗礼的菲亚特在1921年启用了全新的品牌标识,从之前的椭圆形改为圆形,菲亚特吸塑车标内的FIAT采用更为醒目的红色,外圈则带有代表胜利的月桂花浮雕。
 
1925年,菲亚特再次更换了其品牌标识,不过这次换标仅仅是在月桂花内圈的颜色上发生了变化,古铜色纹路和深蓝底色映衬着白色FIAT字样虽不及此前的配色醒目,但看起来更加沉稳。
1929年,菲亚特吸塑车标再次发生了变化,圆形的主体结构不变,月桂花图案更加抽象,此前内部的纹路改为了更加粗犷的小颗粒,标识底色采用了更加鲜艳的蓝色,FIAT字体有所加粗,菲亚特514成为第一款使用该标识的车型。
到了1931年,菲亚特推出了522和524系列车型,新的菲亚特标识也从这时开始使用,所谓新标识就是将1929年版的蓝底色改为鲜艳的大红色。
1938年,菲亚特对其品牌标识的形状作出了调整,车标上部边缘变得圆润许多,而下部分则较为尖锐,看上去像一块盾牌,原先的大红色底色则保持不变。
1959年,菲亚特又一次对品牌标识进行了升级。盾形车标底色仍为红色,外圈的镀铬装饰使整个标识显得更为立体且富有质感。
或许是从1921年启用的圆形月桂花菲亚特吸塑车标给人们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菲亚特高层决定在1965年再次将品牌标识改为经典的圆形月桂花样式。这一次改变相比前几版月桂花车标来说,外圈的花瓣图案并没有那么繁琐,内圈仍采用红底配色,样式与此前的月桂花车标并未有太大的区别。
1968年,菲亚特已成为意大利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拥有雄厚实力的菲亚特开始盘算着扩大自己的规模,有新动作的菲亚特率先从更换品牌标识开始。菲亚特吸塑车标完全脱离了此前的设计理念,仅以FIAT这四个字母为主,每个字母独立于一个蓝底斜面四方形内,虽然造型简洁,但却拥有极高的辨识度。
80年代中期,菲亚特又对品牌标识进行了大幅改动,一直伴随车标的FIAT字样突然消失不见,剩下的仅有此前用来分隔字母的五条斜线,尽管没有了“FIAT”,但这五条斜线组成的菲亚特吸塑车标更是让人过目不忘。
1998年,菲亚特又一次将车标改回圆形月桂花样式,内圈的红色底色改为深蓝色,并配以黑色圆点作为点缀,这样反复折腾也让消费者一时摸不着头脑。
 2007年,菲亚特全新品牌标识正式发布,菲亚特吸塑车标外圈取消了月桂花元素,使得菲亚特标识变的异常简洁,车标底色从此前的蓝色再次改为菲亚特惯用的红色。
菲亚特吸塑车标制作过程是将成卷的片材拉进电炉烘箱内加热至软化状态,乘热再拉到吸塑模具上方,模具上移并抽真空,将软化的片材吸附到模具表面,同时将冷却水以雾状喷于成型片材表面,使其硬化,成型的片材再自动被拉至贮料箱,气动裁刀将成型与未成型片材分离,从而完成全部过程。